前進動力

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

打造零成本存股組合

當你手中的持股變成零成本時,那就代表接下來不管股價是漲是跌,你都是賺的,只是賺多、賺少的區別。而且這也符合巴菲特的原則:「原則1:不要賠錢。原則2:不要忘記原則1。」

看到這裡,或許有人會不屑一顧,想說要零成本還不簡單,只要長期持有配股、配息的股票,等個10年、20年,股票也會變成零成本啊!如果你這麼想,就太小看這個「零成本存股術」了!

要知道雖然作者星大在挑選股票時,也是會選擇配股、配息的股票,但他並沒有打算和股票談一輩子的戀愛,該分手時他還是會分手的。像是當股價太貴時,例如價差收益已經超過5年的現金股利,或者是有更好、更安全的投資標的時,他都會適時賣出持股。

挑選每年都可獲利且有配息的企業,並在其價格低於價值,或者價格處在市場操作區間均價以下時買進。之後他會將配股、配息和價差收益都認列為本金取回。當屬於本金的部分都被取回以後,剩餘的股票自然就變成零成本了。看完說明是否還是覺得霧煞煞,別擔心,作者貼心地舉了一個例子解釋:

在不考慮相關稅費的情況下,假設以50元的價格買進A股票20張,付出的成本是100萬元。由於A股票每年的股息有3.6元,持有5年共可領回36萬元。這36萬元可視為被取回的成本,此時成本從100萬元降為64萬元。

假若A股票持有5年後,股價上漲到80元,此時賣出8張股票,可拿回64萬元。若將此筆金額加上領取的股息,等於成本100萬元已經全數收回,此時剩下的12張股票,就等同於是零成本部位。

之後不管未來股價漲跌,只要A股票持續正常經營、獲利、配息,那投資人就能坐等錢錢自動上門。是不是覺得很棒啊?

當然,零成本投資術這部分咪編只是淺淺帶過,書中對於該如何挑選股票、如何建構專屬投資記帳表,有效掌握零成本部位等,都有詳細描述,大家可以翻書研究。

至於該如何尋找投資標的,星大建議,要詳閱財務報表。當然,在閱讀財報時有幾個眉角要注意:
1.確認會計師的查核意見是否為無保留意見,或修正式無保留意見。若是,才需要繼續觀看。假若會計師的查核意見是保留意見、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,則可以直接跳過,另選標的,完全不需要浪費時間看這份財報。
2.了解企業的產業及營運方式,熟悉各產業財務數字的基本型態。
3.將財務數字、比率的變化,與該企業營運型態、市場資訊做結合。
4.了解4大財務報表(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、股東權益變動表)間科目金額變動的連動關係。

當發現有條件相近的股票時,可以依照下列2點決定優先順序:
1.董監和大股東當中有金融業、政府基金、國內海外基金等,數量愈多愈好。
2.挑選成本下降比率高者。若只配股息,則成本下降比率為股息除以原成本;若有配股、配息,則成本下降比率為(原成本-除權息後成本)除以原成本。

同樣地,書中對於上述內容,以及如何計算股票的合理價值(利用每股淨值和股東權益報酬率下去判斷),如何找出股價操作區間(善用本益比和殖利率)等,也都有詳細描述,由於咪編很怕繼續寫下去整篇文章爆字,就麻煩大家自己翻書看了。

當然這裡的看不只是用眼睛看,用耳朵聽也可以,像是星大早上或沒事的時候,都會打開電視轉到財經相關的頻道吸收新知。

不懂,就要問。而我們比古人更幸運的地方在於,我們只需打開網路動動手指,就能查到許多資料,不用再一本一本翻書查詢。既然生處如此便利的時代,當然要善用Google大神幫忙解惑啊!

不斷做這種問答練習以後,長此以往,自然就能夠將資訊有效化。而當你能夠了解事件背後的真相時,你就不會被表面的訊息所迷惑,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所謂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」,除了輸入以外,還必須輸出,才能夠檢視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真功夫。而星大認為,研究報告至少必須包括下述5點:

1.所屬產業的產業現況、產業是否有成長機會。
2.企業的產業地位、競爭狀況。
3.企業重要財報數字,例如企業獲利表現、財務體質是否改變等。
4.計算企業價值。
5.設定操作區間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女性を安心させる方法には、以下のような提案があります。

誠実で透明性を持つこと:女性は信頼感や安全感があることを好むため、できるだけ誠実で透明であ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。何かを隠したり、欺いたりしないで、自分の本当の思いや感情を話してください。 尊重と思いやり:女性の感情や必要性を尊重し、思いやりを示し、愛されていると感じさせます。これには...